各位老师、同学:大家好!
分析测试中心7号楼103光谱实验室近期安装一台新设备“一体化紫外可见近红外纳秒瞬态吸收光谱仪”(仪器编号:2025102394),该设备已录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,对共享平台用户开放预约使用。
该设备适用于光伏材料、光催化、光电材料及发光体系等多领域的前沿动力学研究。具备透射与小角度透射两种测试模式,支持对液体、薄膜等形态样品进行瞬态吸收光谱、稳态吸收光谱、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全方位表征。探测范围能够全面捕捉材料在光激发(仪器外置连续可调谐纳秒激光器,可独立输出 355nm 和 532nm激光,以及连续输出 410-2000nm激光)后从紫外到近红外(仪器的探测波长范围:300-2550nm)波段的动态光谱响应,涉及材料在纳秒至毫秒尺度内的电子过程(仪器的时间分辨率:300-1700nm,优于5ns;1700-2500nm,优于14ns),为揭示材料在不同能级与态态之间的激发态行为提供关键数据支持。因此,该类设备尤其可用于以下具体研究方向:
-
光伏材料与器件物理:解析钙钛矿、有机光伏等材料中的激子解离、电荷抽取与界面传输动力学,揭示效率损失机制;
-
光催化反应机理
:追踪反应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生成与衰减路径,阐明反应通道与催化活性位点作用机制; -
量子点与低维材料:研究载流子弛豫、俄歇复合及表面态对发光动力学的影响;
-
稀土配合物与热活化延迟荧光(TADF)体系:探索三重态-单重态能隙调控与长寿命发光动力学过程;
-
光电探测与调制材料
:分析光生载流子的迁移、捕获与复合过程,关联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; -
材料能带结构:分析直接带隙半导体(如GaAs、钙钛矿)的材料能带结构
。
综上,该设备可为深入理解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涉及的能量转移、电子跃迁、电荷分离与复合等微观机制提供关键时间分辨实验依据,是开展光能源与光化学研究的综合性表征平台。
分析测试中心联系仪器供应商,将于下周二(12月2日)安排一次该仪器的相关培训,具体安排如下方表格所列。此培训对物质学院全体老师和同学开放,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前来参加!
“一体化紫外可见近红外瞬态吸收光谱仪”培训安排
时间
内容
培训人员
地点
12月2日
09:00-09:30
仪器介绍和工作原理Introduction to equipment (including components
and parameter Indicators), working principle
线上:Eric Kennehan (美国Magnitude
Instruments, CEO)、凯宇(北京光量科技有限公司,技术总监);
物质学院1号楼教室1-111
09:30-11:30
设备应用指导及答疑Equipment application guidance and
Q&A
用户案例介绍Introduction to user cases
软件介绍Software introduction
测试经验和技巧指导,如样品选择要求、制备、预测试等Guidance on testing experience and skills (eg, sample selection
requirements, preparation, pre-testing, etc..)
答疑Q&A
11:30-12:30
上机演练和操作测样On-machine drills and sample testing
operations
陈威(北京光量科技有限公司,售后工程师)
物质学院7号楼103光谱实验室
“Integrated Nan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meter” Training Schedule
现场:李静(北京光量科技有限公司,销售经理)、陈威(北京光量科技有限公司,售后工程师)
其中“上机演练和操作测样”部分,欢迎用户带自己的样品来进行实测。为让工程师更高效地测试,请需测样的用户扫描下方二维码,于本周五(11月28日)前将样品信息填入。
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师 高荣(邮箱:gaorong@shanghaitech.edu.cn;电话:021-20684604)。
分析测试中心
2025年11月25日